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第107章 回靠山屯过年[1/3页]
“这里已经完全没有咱们当初待过的样子了……”
下了火车,杨满仓两口子就在车站等着接,满仓的弟弟宝仓开着一辆手扶拖拉机,车上铺着五六层的草席子,还放着两床看着不算旧的被子,乔之茉和王乐枝一人盖着一个。
路中间没有积雪,一看就是来往的车多,车轮摩擦生热,把中间车辙的地方积的雪热化了。从县城到家也只用了一个小时不到。
农场还是那样儿,变化不大。
村子变化是真的太大了。
河东岸原来的知青院、牛马圈都没有了,变成了一排一排的厂房,足足有五排。杨宝仓给做向导,介绍说,那里是饲料厂,豆腐坊。新笔趣阁小说网
再远点儿,是十几排的猪圈。库房和屠宰就有两大排的砖瓦房。宝仓的语气里都带着骄傲,“咱今年不卖毛猪了。毛猪便宜,还让屠宰厂扒下去一层皮。今年加了屠宰厂,茂林叔是大师傅。今年咱卖白条儿,一斤能多卖上三毛钱呢。咱自己还能剩下不少边角料,食堂伙食可好了,天天都有肉吃。”
河西村子里,变化也很大。走之前,除了大队部是砖瓦的,个人家全都是土坯的房子。现在再看,除了个别的几户,齐刷刷的全是新盖的大砖瓦房。好点儿的,还围上了红砖围墙。
房子一看就是统一规划过的横平竖直的田字格路网,前后院墙都在一条直线上。中间的巷道两边都挖了排水沟,如今都堆着雪。村外四周原本种得品种很杂的树也都换成了统一的杨树,看上去树龄就是两三年的样子,还不够粗壮。
各家房前屋后自己种的树剩下多的也是杨树,杨树成材快,好的十年就成材。印象中的榆树柳树都没有了。柳树只剩下河两岸的,榆树直接就见不到了。
这会子快过年了,村里的节庆气氛很足,好几家门前都挂着大红的灯笼,材质大小都不同,还有接了电的,有在灯笼里再用罐头瓶子挡风用蜡烛的。
这么早就挂上了,也是够着急的。
他们一家当然是跟五奶奶住一起的,往五奶奶家走,路过原来乔发财家的院子,很是破败了,房子也还是土坯的,烟囱冒着烟,窗户也换成了玻璃的,应该是有人住的。
杨宝仓看乔之茉往乔家看,就跟她提了一下,“乔庆和乔福回来两年了,村里地都分完了没有现成的给他们,他们自己在东南角上开了几亩荒地种。不知道那牢里是啥日子,养得好吃懒做的,也不好好干活,日子过得不咋滴。靠着村里分红活着呢。
去年冬天,听说乔喜半夜往县里送粮,路滑翻车了,人压在车底下,第二天早上发现的时候,冻死了。也是邪性了,就是小年那天的事儿。都说是他们家人丧了良心,乔老太报复呢。
今年李春花也放回来了,不常在村子里待,也不知道在干啥。”
乔之茉听过就算了,报应不报应的,都是他们该的。
没两分钟就到了五奶奶家后院门。
正三间的砖瓦房,前后开门,后门带个门斗,车才一停下,屋子里就出来人了,队长媳妇和杨婶子还有几个村里有体面的婶子都出来。
“可算是到了,冷不冷?快下车,到屋里炕上暖和。”
农村打招呼差不多都是这几句。
车上也没带多少东西,京城里要发过来的东西早都送回来了。乔之茉两口子就是带了几盒子京城的点心,买了几只烤鸭,算是特色。别的说啥人家没听过,也不认的。
主要是杨满仓和王乐枝在县里买的,六袋子冻梨,三箱子冻杮子。这是现在这个年头儿,冬天能吃到的最常见的水果了。还有一小袋儿麦芽糖,这边叫大块糖。
不用问,杨宝仓就知道怎么分,在五奶奶这儿卸了两袋子梨一箱杮子,剩下王家杨家平分呗。
进了门斗,里面是个十来平的小单间,三面都带窗户,是个天然的小冻库,不用做冰窖了。里面这会儿堆得满满当当的,都是吃的。大部分都是肉。
只剩下个过道通行。
再进下一道门,是厨房。左边是个小厨房,带个小灶,连着东屋的炕。右边是大厨房,带着大锅
特大好消息,退出转码页面,下载爱阅小说app后,全部小说免广告看,还能优先看最新章节。活动推广期间,用户还可以免费领取礼包100块钱话费。
第107章 回靠山屯过年[1/3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